《中國外匯》2022年第6期
總第444期 2022年03月15日出版
[夏融冰 梁明]
[白鶴祥]
[楊潔]
[王曉]
[孟俊清]
[張明]
俄烏沖突可能再度激發大宗商品價格的新一輪上漲,而其演進態勢將決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可持續性。
[管清友]
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經濟發展目標、路徑、工作重點進行了全面闡述,對前期發展中爭論比較大的政策、措施和問題進行了回應。
[張明生]
《通知》是人民銀行和外匯局順應新形勢需要,針對境內銀行境外貸款業務建立起的統一監管框架,對于規范與支持境內銀行開展境外貸款業務、進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意義重大。
[王洋]
企業在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時首先對于風險管理的目標要有正確的認識,即減少匯兌損失,減少現金流和收益的波動性,增加公司價值,同時還要遵守匯率風險中性的大原則。
[張偉華]
在中企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參與海外并購的公司數量與交易金額均呈增長態勢的大背景下,跨境并購交易中的糾紛訴訟也開始出現,中企可從相關跨境并購糾紛案例中尋求啟示。
[王瑩麗]
面向未來,中國和東盟可依托CAFTA和RCEP的不斷推進,創造新的經貿合作局面,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發展。
[朱璟 應堅]
我國香港地區離岸人民幣央票回購市場有待培育壯大,以更好地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
[李亞東 武佳薇 孫玉奎 丁一]
俄烏沖突加劇了原材料商品供應風險,推進了相關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大了全球通脹壓力。
[張宇]
應對新基準利率改革,銀行需加強頂層設計,關注監管要求,從風險管控、產品定價、對客溝通、金融服務方案設計等方面進行整體架構設計。
[路清秀]
當前正本信用證還有存在的合理性,無論是開證行、通知行還是指定銀行應該基于良好的銀行實務,相互配合,使信用證業務得到持續良性的發展。
[戴丹苗 王劍 邵小芙]
我國銀行理財行業在總體平穩增長的基礎上,向凈值化、標準化、規范化轉型,未來將以更加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為投資者帶來優質、長期、穩健的回報。
[王彬]
戰爭等重大地緣風險事件對黃金價格的影響盡管是存在的,但主要集中在短期,且并非一定促使黃金價格上漲。
[張啟迪]
[宗濤]
地區發展平衡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均GDP或人均收入作為主要評價指標,更大程度上允許要素和產業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跨區域流動。
[王蕊]
銀行創新產品要以服務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廣大客戶等為出發點,以實現業務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不可一味追逐短期利益。
[任健]
相比其他供應鏈金融產品,保理融資面臨的相關風險更為嚴峻,需要銀行從源頭入手,逐一環節夯實合規基礎。
[薛鍵]
境外貸款對于我國大多數銀行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這項業務既為境內銀行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
[李爽]
交易銀行業務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應從頂層設計上逐步進行科技投入與風險控制邏輯的整合,構建各交易要素與管理框架,搭建風險管理平臺載體,提升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創新風險控制模式。
[葉繼蔚]
在新一輪擴大開放的背景下,跨國公司跨境資金管理需求日益突出,建議進一步加大試點業務普惠力度、適時進行業務創新、出臺區域財資中心配套措施,以推動跨國公司財資管理的進一步發展。